吃“糖”竟然能調節血糖?
添加時間:2023/3/31 來源:本站整理
人們可能都覺得糖尿病離自己「很遠」,其實近得可怕。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2021 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20~79 歲)達到了 1.409 億,每 10 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
大家都知道,胰島素的分泌與功能失常是糖尿病患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么什么是胰島素呢?其實,胰島素就是一種激素,是我們體內可以調節糖代謝、降低血糖濃度的主要激素。胰島素的分泌來自發育良好的胰島細胞;除此之外,還需要健康的肌肉和脂肪細胞對胰島素“轉移血糖”命令的迅速執行血糖才能真正降下去。這兩方面出了問題,就分別對應著得了1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而不管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最終的結果都是引起血糖升高,全身代謝紊亂。
理解了糖尿病的問題所在,我們就能從血糖的食物源頭人手,在食物中找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好方法。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最大來源,也被俗稱為“糖”。一般來說,“糖”都是甜的,都會被分解成葡萄糖,進而引起血糖的升高。但是,有一種“糖”卻與眾不同:它既不甜,也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反倒能減緩對葡萄糖的吸收平衡血液中血糖濃度;增強肌肉和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預防糖尿病,并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這種“糖”就是纖維素。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專門針對纖維素與糖尿病的關系進行過兩次大型研究,每次參與的人數均超過4萬。研究證實,經常吃高脂、低纖維食品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比經常吃低脂、高纖維食品的人群要高2倍?梢娎w維素對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有顯著作用的。
為什么同樣是“糖”,纖維素與常見的“糖”卻作用截然相反呢?這是由于纖維素這種“糖”不能被身體中的酶消化和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它在進入身體后,既不會被感覺到甜味,也不會增加血液中的血糖濃度,給身體帶來負擔。更重要的是,纖維素能夠延緩、甚至阻止葡萄糖進入血液,從而減緩機體對葡萄糖的吸收,調節血糖的平衡。這樣,既能降低正常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又能對已經患上糖尿病的人的血糖起到以下調節作用。①難被分解、體積又大的纖維素延緩了胃部的排空,推遲了腸道消化和吸收的時間,為過量葡萄糖“作惡”帶來了緩沖時間。
② 即使部分葡萄糖從食物分解中“掙脫”出來,但它們要想真正增加血糖的濃度只有穿過腸黏膜進入血液中。纖維素的存在不會讓它們輕易得逞。因為可溶性纖維素在腸道中形成的凝膠就像膠水一樣粘住了葡萄糖,使它們行動困難,給它們進入血液增加了阻力。
③纖維素還能促進腸蠕動,促進便意的形成。這就使得那些尚未來得及進入血液的葡萄糖被及時排出體外,維持了血糖的穩定。
同時,纖維素不僅能夠減少對胰島細胞的刺激,節省身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從而調節胰島素的正常分泌;還能改善肌肉和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放大胰島素命令的“聲音”,從而避免“不足”假象的發生。這樣,就起到了預防和輔助治療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效果。
來源:煙臺寶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網址:http://www.youtoken.cn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仍歸原作者,若有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